《新生育时代》,沈洋 / 蒋莱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10月出版。
内容简介:
生育对于女性究竟意味着什么?
上野千鹤子为何认为生育与否都是地狱?
“社会学”x “都市妈妈”
用女性主义的眼光带你看中国女性真实的婚后故事:
孩子跟谁姓?
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生一孩、二孩还是三孩?
女性是快乐妈妈还是绝望主妇?
令人失望的是丈夫还是婚姻本身?
……
异性恋婚姻是否还值得期待?女性主义者是否能迈入婚姻与家庭?
两位女性主义学者——沈洋与蒋莱,带领你一起探寻生育这个黑箱。
本书不仅是一份对中国都市妈妈生活状态的深刻洞察,也是对女性在现代社会中多元角色的深入思考。通过这些妈妈的故事,读者得以一窥她们在欢笑与泪水、坚持与妥协中的真实生活,感受她们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性别环境中应对生育抉择和母职实践的挑战。
作者简介:
沈洋,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性别研究博士。研究方向为性别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和公共政策领域,长期聚焦于从社会性别视角探索公共政策、工作和家庭的联结以及家庭互动。出版专著Beyond Tears and Laughter: Gender, Migration and the Service Sector in China。
蒋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拥有领导教育学博士学位和公共管理学博士后经历。研究领域包括公共政策、社会性别和领导学。发表多篇论文,并出版《女性领导力研究》《女校教育的领导力培养与效能探究》等专著。
两人自2017年起开始合作研究二孩妈妈群体。
目录:
第一章 生育决策
第一节 生育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第二节 孩子跟谁姓?
第二章 为母让我回望——母女关系与生育观
第一节 “成为和妈妈不一样的妈妈” ——高嘉萱和妈妈路女士的故事
第二节 迷失在追男宝生育观下的两代母女
第三章 为母之路
第一节 二孩妈妈
第二节 三孩家庭
第三节 单亲妈妈,孰难、孰易?
第四章 事业与家庭
第一节 事业女性与全职爸爸
第二节 同学夫妇,职场之路却渐行渐远
第三节 成为全职妈妈
第四节 从绝望主妇到成功微商
附 录(一):沈老师的为母心路
附 录(二):蒋老师的探究之旅
注 释
编辑推荐:
家庭是权力斗争最隐蔽的场所!国内*部从性别视角聚焦生育问题的著作,直面中国女性的人生困境,揭开婚后生活的真相!
本书既是一份生育决策指南,也是关于女性母职困境的读物。母职困境往往隐藏在母爱神话的光环之下,育儿的“代价”往往是未知和被遮蔽的。这一看似自然而然的家庭决策——成为母亲,实际上引发了最激烈讨论:期待生男还是生女?生一孩、二孩还是三孩?孩子跟谁姓?成为事业女性还是全职妈妈……
立足于中国本土,两位知名学者结合自身经历,从生育这一关键且敏感的问题出发,揭开母职路上的真相。
决定生育前的*读书目!无论你是正青春考虑初育,还是在35岁的年龄节点上面临生育抉择,生,还是不生,看完自有答案!
从独生子女政策到三孩政策,生育数量已不再是固定选项,是否生育也上升为值得深思的问题。从“不能生”到“不敢生”,我们经历了什么?在新生育时代,我们如何做出生育决策?
本书为你揭开生育率低迷背后的女性选择与家庭抉择,带你走进真实的生育故事,是理解当代中国女性生育观念的*读之作。生育,是权利,也是选择。生,还是不生,看完之后由你决定!
两位女性主义学者,历时五年,深度访谈四十多个家庭,用真实的田野调查,来回答那个纠结的问题:到底,做妈妈重要,还是做自己重要?
生育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繁衍,它还是一场关于爱、责任与自由的深刻对话。如果你成为母亲,你是复制为母之路,还是选择成为“不一样”的妈妈?你是否担心成为“保姆式妻子”,经历“丧偶式育儿”?
本书带你思考:如何打造一个不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生活、双职工家庭如何带孩子、异性恋婚姻和性别平等是否可以兼容……
社会学家杨菊华、严飞、沈奕斐,教育学者李一诺,脱口秀演员颜怡颜悦,感同身受,联袂推荐!
两位中国女性社会学者,用精准的语言描述了当代中国女性在生育这件事上,个体在经历什么,在怎样的社会结构里,以及这结构面对怎样内在的张力。这是非常难得的基于中国本土的工作,就像照向黑暗的一根电筒的光,虽然照不到全貌,但管中可窥豹。
——李一诺,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
《新生育时代》是一部聚焦当代中国女性生育选择与母职挑战的前沿之作。
——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一本关于“做妈妈”的震撼之书,用真实的故事铺陈出各种选择下的母职困境。
——颜怡颜悦,脱口秀演员
精彩书评:
中国女性,特别是母亲的社会处境,在某个阈值以下,越糟糕的,反而知道的人越少。因为境遇本身如此让人精疲力尽,以至于亲历者没有精力,也鲜有能力去描述它。于是,“最苦的鬼是默鬼”。然而,两位中国女性学者,自己也是母亲,通过几年的工作,用精准的语言描述了当代中国女性在生育这件事上,个体在经历什么,处在怎样的社会结构之中以及这结构有着怎样的内在张力。这是非常难得的基于中国本土的工作,而且不要低估这“看到”,因为“看到”和赋予语言,本身就是推动进步的力量。
——李一诺,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
本书不仅是一份生育决策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女性对社会角色的自我认知读物。它让我们看到,在生育的天平上,每一位女性都有各自所需要应对的重量,而生育与否,并非一个简单的“自由”选择。无论你是否想要生育,《新生育时代》都能帮助你更全面的理解这一生命阶段。
——沈奕斐,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新生育时代》是一部聚焦当代中国女性生育选择与母职挑战的前沿之作。沈洋与蒋莱两位学者以丰富的实地调研和个人经历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在多变的生育政策和社会压力下,女性在“生,还是不生”这一重大决策中的复杂心理和现实困境。本书通过真实的故事和翔实的分析,揭示了生育对女性生活、家庭关系以及社会地位的深远影响。对于关注女性议题、社会变迁和家庭结构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富有启发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
——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一本关于“做妈妈”的震撼之书,用真实的故事铺陈出各种选择下的母职困境。在作者幽默又尖锐的叙述中,我感觉我作为女性的生命经验不再是一种“错觉”,“当妈”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也前所未有地被清楚剖析。我不想把她们的故事当成警示或榜样,书中的妈妈们,即使受着原生家庭和时代因素的影响,做出或对或错的选择,也没有一个完全按设定的那样活着,这便是我们开始思考的地方。
——颜怡颜悦,脱口秀演员
生育对女性的影响是复杂的,包括身体、情感、经济和社会多个方面。《新生育时代》是一部深刻探讨中国女性在生育政策变迁下所面临的挑战与选择的著作。书中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不同代际女性的真实故事,从70后到90后,她们在生育、家庭与职业发展中的纠结与成长,反映了社会转型期女性角色的多重性。本书不仅记录了个体的生命体验,更折射出时代背景下的生育文化变迁。
——杨菊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前言:
序章
从何时起,生,还是不生孩子,竟成了一个问题?
对我这个生于 1970 年代末、有一个 00 后孩子的中年妈妈来说,这个问题问的是要不要紧跟政策潮流,跻身二孩家长之列。而本书的第一作者,1980 年代中期出生的沈洋老师,被这个问题纠缠许久,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生下一孩,还沉浸在初为人母的欣喜和惶惑中,却隐约遭受到生育新政的辐射,陷入新一轮的纠结。我们俩是分别在上海两所高校任教的女学者,出于对生育、母职、职业发展、
社会角色、性别关系等诸多围绕女性生命特质展开的研究议题的共同兴趣,合作进行多项研究,也在对我们的研究对象——生育女性的观察和交流中,梳理出女性个人生命体验和时代、社会发展变迁的连接。随着生育政策变化与生育文明的演进,我们逐渐感知到,从法定婚龄到更年期的女性普遍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抉择问题:是否要生孩子。年轻女性在规划自己的人生时,需要考虑何时步入婚姻殿堂以及何时迎接第一个孩子的到来。而对于已婚并已为人母的成熟女性来说,她们已经在妻子、母亲、女儿、儿媳、雇员乃至领导者等多重身份中忙碌地平衡着自己的生活。同时,她们还面临着是否要响应时代潮流,选择再生一个孩子或多个孩子的决定。那些已经抓紧上一波“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新政的“老手”母亲们,则是最新的三孩政策的目标人群。看,选择的自由和踌躇的负累处于天平的两端,无论你处在人生哪个阶段,居然都能被这个问题问住。那么,在当今中国社会,生,还是不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的经历:生娃是个“黑社会”吗?
还是从我们两人各自的经历说起吧。我们的年龄差距不算大,但都跨越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急剧发展、迅捷转型的高速增长时代,各自的经历都有背后代际群体的特点。
作为改革开放同龄人,我的成长过程伴随着整个国家面向世界的大门一寸寸打开的步伐,一边是膨胀无际的放飞梦想,另一边, 则是每一位女性长辈、前辈以亲身经历示范的必经之路:结婚生子,为人妻母。可以说,在我们 70 后这代人的词典里,几乎没有“不婚、不育”这样的关键词;这也恰恰和一度引发热议、如今已渐趋沉寂的“剩女”“剩男”标签有着一致的代际区间——当婚育不再成为必须,又何来被“剩”的污名?新世纪初我本科毕业获得保研资格将升入更好学府深造,母亲既得意又担忧,立刻开始张罗相亲大业,她既期待我事业有成,又担心高学历和事业心会吓退追求者;既谆谆告诫女人要有自己的收入来源和社会地位,又放不下“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民间规训;既怕我嫁不好,更怕我嫁不出去。
与女性婚嫁归宿观念同源共生的,是结婚和生育之间不可分割的连体关系。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早已述明,家庭的功能围绕财产传递给血缘后代展开;在当代话语体系中,它呈现为婚礼上“早生贵子”的贺词和婚礼后顺理成章的期待。我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体制内单位就业,结婚不久便意外怀孕,于我个人而言,这似乎不是一个好时机,但周遭的声音是一边倒的赞同之词:既然早晚要生,晚生不如早生;两边老人年纪都不大能帮忙,只管生不用担心带;房子和单位都落实了,生完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全意拼事业,无须再面对“升职还是生娃”的选择题;早点完成任务,身材还恢复得快!在这套叙事体系中,生育被定义成女人不假思索、无可回避的一项任务,至于生育之后会遭遇什么,几乎无人问津。很长时间里,我都爱套用香港作家亦舒的“婚姻犹如黑社会”论来描述生育后的感受:“没有加入的人总不知其可怕,一旦加入又不敢道出它可怕之处,故此内幕永不为外人所知。”事实上,一朝分娩,这项“任务”便再无完成的那一天,回顾育儿一路上的奶粉、就医、玩耍、入托、上学种种,是无穷无尽的思虑操心;而自我的探寻、职业与家庭的关联和多个身份的平衡,也是自己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某种意义上,我认为生娃的“黑社会”性质更甚婚姻——孩子固然是增强夫妻关系的纽带,却在更多时候成为两性间的矛盾来源和离婚障碍,没有孩子的婚姻脆弱易碎得堪比恋爱分手,而有了孩子之后呢?即使不幸(或有幸)分开,因为这个承载两人基因的生命体在世间的存在,你永远都不可能与前任重返陌路了。
85 后青年学者沈洋老师拥有令我等“老”前辈艳羡不已的求学经历,30 岁就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拿下博士学位,回国任教顶尖高校,与同为海归学者的丈夫比翼齐飞,一边在“非升即走”制度的“鞭策”下大力发表英文专著和论文,一边发挥高知专长,理性规划落实买房、结婚、生育大事。在外人看来沈老师属于标准人生赢家,她却视婚育后的生活陷入“一地鸡毛”:试问育儿的烦恼曾饶过谁?踏在房价高点买房的沈老师,会暗自羡慕本书中一些生于70末80初的被访者,她们毕业和初入职场时赶上中国GDP持续10%以上的高增长时代,在住房收入比值尚合理的阶段踏准了买房节点,甚至在不限购的年代购买多套房,完成了很多90后和00后无法企及的资产积累,也为生育决策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我俩之间,她对生育动机和行为有着更为强烈的反思性,还尤其擅长把生育放在社会和时代的结构化图景下考察,为理解这座“黑社会”的来龙去脉增添了充实的学理依据。
我们的研究:生育如何改变了女性?
把我俩联系在一起的,是从个人经历引发出的研究旨趣,以学术为工具,探究“生,还是不生?”这个每位育龄女性都不得不以实际行动作出回应的问题,如何改变了她们的生活、职业、家庭、自我,以及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我的研究兴趣来自“二孩时代”开启后对中国社会和中国女性的新认识。一方面,过去 30 余年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最强烈、实施“一孩制”最严格的家庭基本上局限在城市、良好受教育背景、公有制单位、体面就业这几个标签下的育龄女性,在更广大范围的农村地区,二孩乃至多孩妈妈并不鲜见,所以对于真正受到二孩新政影响的少部分处于社会阶层上端的女性,是哪些动因和力量促动她们“再为人母”?另一方面,性别平等的提升并不总是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城市中教育水平较高的女性可能会发现,她们在校园里的成功并未能顺利转化为职场上的成就。社会政策和福利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将育儿责任视为家庭私事,而女性则无偿承担了其中大部分的照料工作。难道仅仅获得允许,我们就应该生二孩了吗?2015年我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单独二孩政策对妇女就业的影响研究”获得批准,走上了以学术探索化解自身纠结的道路;2017年邀请到刚刚回国的沈洋老师共同研究二孩妈妈,几年间不仅完成了“二孩三部曲”论文,还延伸出一批媒体文章,项目也于2021年终于结项。期间我最终没有选择再生一个,而沈老师在纠结之后决定生育,晋升为“新手妈妈”;并且在蹚过疫情的数年后,添了第二个千金,荣升拥有两个女儿的“一等家庭”。
我们记录下她们的故事
细细数来,我们调查和研究过的家庭,已经达到 40 余个,访谈超过 60 次。在一次次碰撞交流中,我们与受访者一起讨论了生育的动因和时机,生育前后的期待和失望,初为人母的挑战和压力。每一次生育经历,以及当下自己和职业、和父母、和配偶、和孩子(们)的关系与联结状况,分享这一路上的成就与缺憾、欣慰与辛酸、痛苦与成长,和对未来的想象、对孩子们的教育理想、对年轻人的忠告建议。
英国作家蕾切尔·卡斯克在《成为母亲: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中说,“母性是一座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的围城”“孩子的出生不仅将女人和男人区分开来,也将女人和女人区分开来”。当中国社会郑重宣告三孩时代的来临,或许是时候打开围城,让更多人领略其中各色姿态、杂陈五味。生?不生?生几个?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回答,固然会通往相异的人生,但作为占据人口半数的女性群体,我们相信思想交汇、情感交融是身为命运共同体建立联结的最好方式,也是异性恋家庭中与对方性别——孩子们的爸爸互动和沟通、理解与体谅的携手并进之路。
纵观当下的文化市场,涉及生育主题的作品,不是孕产胎教,就是亲子百科,知识生产看似源源不断,核心理念却完全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延展。似乎一旦进入为母通道,女性的身心价值便完全服务于孩子的福祉,除了孕育生养一个(或更多)好孩子,以孩子的价值代表自己的价值,她自己会遭遇什么、失去什么、选择什么、成就什么,都不重要。今天年轻女孩中蔓延恐婚恐育思潮、城市妈妈纷纷加入鸡娃大军,都和如此狭隘化、密集化、单一化的母职氛围有关。
在这本书中,我俩凭借研究者的敏感性和使命感,力图对新时代下的母职做立体而充分地探讨。我们的研究聚焦于妈妈们如何理解和实践母亲角色,包括职场妈妈在工作与家庭间寻求平衡、全职妈妈的家庭回归之路,以及二孩妈妈再次成为母亲的故事等等。但我们也注意到,书中的妈妈们多来自城市中产或富裕阶层,拥有高学历和房产,这限制了我们对更广泛母亲群体的覆盖。我们遗憾未能展现更多普通母亲的境遇,同时意识到,当今母职的履行对我们笔下的妈妈都如此不易,那么对于更多不具备这些“优势”的女性来说,她们所面临的生命之重更是何其严峻。
在对生育女性的要求远远超过支持的转型时代,在家庭友好、妇女友好、生育友好文化还任重道远的阶段。我们一起探讨家庭与工作关系,反思两性角色与父母职差别,想象新型代际联结的模样,推动性别平等加速发展,希望为所有已为人父母与将为人父母的读者打开一个认识“生娃黑社会”的新视角。
生,还是不生?看完之后由你决定!
蒋莱
2021 年 7 月 11 日初稿
2024 年 4 月 24 日定稿
在线试读:
金句选摘:
为母,险象环生
令人失望的,是丈夫还是婚姻本身?
“一家之主”还是“软饭硬吃” ?
家庭可能是权力斗争最频繁出现,却也最隐秘的场所。
或许连路女士自己也没有分清,母女斗争的核心究竟是她对嘉萱强烈的爱、无尽的责任感,还是她无法接受已成年的女儿不再听话顺从,造成权威感的失落心理所致。
她们把生儿子当作事业,即使丢了工作,即使拿女儿来交换,仍然在所不惜。洪女士全身心地认同男尊女卑的观念,既是父权制的受害者,也是共谋者。
早已迷失在“追男宝”的盲从下,洪女士这一代女性,并不能把个人的生活挫败、女儿小净的失范行为与畸形的生育观联系起来。
文清爱孩子,面对孩子,她感到自己愿意付出“至死不渝”的爱,亲情的爱、爱情的爱,还是母爱,在她看来是同一种东西,催产素引发的多巴胺。
在结婚九年,生育了两个孩子之后,她才意识到这一切是如此突然地把她从“诗和远方”拉回最沉重的生活琐细之中,或许自己根本就不适合婚姻。
“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看似已经发生动摇和反转,但时代尚未进化到建构出与现实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家庭观念,也阻碍着男性坦然自信地承担起家庭中照料者的全部职责。
钰涵时常感到,“做家务最累的不是体力上的辛劳,而是脑子里会一直有一个钟,几点要做什么,一点都不能出错,精神上很疲惫。但丈夫脑子里就没有这个钟,有什么事了叫他去做他也会去,但他一有空就坐下来打游戏,还经常玩那种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的游戏”。
林夕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她表示不会放弃事业,因为“鸡娃不如鸡自己”。
女人事业和休闲路上的绊脚石太多了,家庭不是世外桃源,而是充满权力斗争的场域。如果自己不为自己争取时间,谁会把时间让渡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