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以1830年法国纪实为故事的原材料,以极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个内心矛盾重重的人物,借以批评当时的法国社会。

司汤达说,这部小说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红与黑》的男主人公于连·索雷尔依托这个真实的故事产生。小说中,于连是一个锯木厂老板的儿子,这个身份低微却野心勃勃的年轻人,自幼聪明异常,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过目不忘”和对进入上流社会的“坚持不懈”,终于在教会学校中脱颖而出,又试图通过爱情和婚姻来实现自己的贵族身份,步入上流社会。然而,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于连逐渐迷失了自我,最终走向了断头台。

司汤达通过对法国一名普通青年于连短暂一生的描写,其本意是向读者揭示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一代青年的苦闷、追求与厄运,揭露当时法国社会反动统治阶级的黑暗丑恶,哪怕是于连背叛了自己的信念、歪曲了自我人格,贵族社会仍然不会允许像他这样的平民青年跻身上层社会的行列,仍然逃不过被统治阶级毁灭的命运。合上书细想,于连的失败固然有贵族统治阶级的“不允许”,但其为了所谓的“跻身上流社会”,而放弃自己的本心,甚至有点不择手段,必然在不知满足的畸形道路上走向灭亡。

《红与黑》:从锯木厂走到断头台

《红与黑》,[法]司汤达著

于连是锯木厂老板的儿子,其身份低微在当时法国是属于社会底层的存在。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读书成癖”,为了出人头地,他“再难堪的事,他都肯做得”,为了日后的出息,他可以把拉丁文的《新约》背的滚瓜烂熟而博得可以仰仗的谢朗神甫。于连成功了,他凭借自己卓越的拉丁文功底,成功使自己逃离锯木厂,被市长慕名聘为自己三个孩子的家庭教师,更是通过“无论哪一段,你只要说出一个字,我就可以把这本圣书一直背下去,背到你叫我打住为止。”惊讶了市长一家人,也惊艳了维璃叶这座风物秀丽的小城。

心气高昂的于连实现了自己逃离锯木厂而厕身上流社会的第一步。初进市长家的于连,敬小慎微之余,他越来越羡慕市长家里的极尽奢华,对成为“上流社会”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他怀着“仇恨和厌恶”开始向市长夫人献媚,向这个渴望爱情的可怜女人挖下了一个“美丽的”爱情陷阱。于连的诡计得以成功,他不仅成为了迎接国王的仪仗队队员,还觐见了主教,他成为了维璃叶的名人。

然而,一封揭露于连和市长夫人私情的匿名信险些让于连身败名裂,为了保护自己积攒的“名誉”,于连背弃了德瑞那夫人枕边的甜言蜜语,他毅然决然的抛弃了这个可怜的女人,前往巴黎神学院,继续自己“上流社会”的美梦。

在巴黎,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于连得到了拉穆尔侯爵的青睐,成为了侯爵的私人文书。出色的头脑和才干,于连完成了文书、庄园管理人、外交家、荣誉勋章获得者的蜕变。不餍足的于连开始了更为疯狂的计划,他将目光瞄准了侯爵的女儿玛娣尔德。为了成功实施自己的计划,于连更是不择手段,他一字不落的抄科拉索夫亲王送给他的五十三封情书给菲华格夫人——元帅夫人——以刺激玛娣尔德的神经,他这套学伦敦学来的欲擒故纵的“泡妞”神迹,成功使得玛娣尔德为他未婚先孕。迫于无奈,拉穆尔侯爵将岁入两万零六百法郎的郎格多田产赠与于连,并为他谋得一份“骑兵中尉”的委任状。于连成功从一个连自己父亲都瞧不起的孱懦的穷小子成为一个身穿锦衣的“拉尉耐”骑士,这一华丽转身,让于连忘乎所以,他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罗曼史到此结束。论功行赏,应当归功于我自己。想我善自为谋,竟使这高傲的怪物爱上了我。没有她,她父亲活不成;没有我,她也活不成。妙哉妙哉!”

一系列践踏自己良知而突破底线的计谋得逞,于连踌躇满志,谋划自己如何在三十岁前统率千军。正当他在得知猖狂的兴头儿上,一盆冷水将他浇了一个透心凉,准岳父拉穆尔侯爵收到一封足以让他身败名裂、瞬间跌落神坛的回信,于连向那个钟情于自己的德瑞那夫人开了两枪,于连成为了囚犯。

在狱中,没有欲望的羁绊,于连得以清醒的审视自己。他发现自己极尽毕生心血追求的跻身“上流社会”美梦终归就是一场梦。此刻,梦已醒,于连决定正视自己,他放弃一切可能救自己的申诉,他要让自己用生命为代价,来弥补自己的不择手段,弥补为追求梦想而逐渐失去的自我。

《红与黑》这部小说原来的名字叫《于连》,后来才改为《红与黑》。红色是于连内心所期盼的身穿军装驰骋战场而博得一个“封妻荫子”,是他所追求的真实的梦想,是自己的本心;黑色是于连迫于现实而不得以穿上的道袍,是自我放逐的迷失自我,是自己的欲望,作者用两种颜色作为小说的书名,生动的阐释了于连内心的茅盾与挣扎。

挣扎的于连从一名毫无社会地位的锯木厂老板的儿子奋起,为改变命运,开启了自己的拼搏之路,依靠对“读书改变命运”的坚守,从一个弱者变成强者,更让他成为了一个趋炎附势、夤缘攀附的情感渣男,最终“成就”了自己从锯木厂到断头台的悲惨人生。

初读不识书中意,再读或成书中人。书中的于连,沉浮一生,仿佛是一面镜子,都能让曾经奋斗过或依然在奋斗的读者们从中窥见那一撇属于自己的影子。展望未来,愿这影子只是影子,且仅存于镜中,忠于内心,在拼搏的浪潮中紧守初心,勇往直前,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